厦门市司法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发表时间 : 2025-03-18 16:56:432024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为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动本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局党组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列入年度中心组学习计划,先后12次召开局党组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文件精神,研究审议加强法律服务供给、执法监督和社会维稳等议题,推动全体司法行政干部职工树牢法治思维,提高法治工作质效。
(二)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局主要领导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法治建设摆到突出位置,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点问题亲自组织研究,充分发挥带头学法、坚决守法的表率作用。严格执行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年度报告制度,按照规定时限和程序向上级机关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并主动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三)积极落实依法行政工作任务
一是推动司法行政审批工作提质增效。局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全年共办理各类业务2329件,主动公开行政许可决定书1766份。按照数据赋能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要求,完成我局首批高频审批服务事项“数据最多采一次”“无证明城市”建设、闽政通APP优化提升、“高效办成一件事”等任务。
二是加强法律服务行业事中事后监管。规范法律服务机构及工作人员依法诚信执业,开展“双随机”检查,共检查法律服务机构57家,对4家存在轻微违规情况的法律服务机构责令限期整改,及时公示被抽取的监管对象名单、检查结果等。
三是推进规范性文件审查及执法证件管理等工作。严格落实关于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公开和定期清理等规定,高效落实市政府主要领导关于政策性文件统一审查的工作要求,2024年9月30日以来对167件政策性文件和法律事务提出合法性审查意见。做好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及时办理本局执法人员执法证件申领、延期、注销等,运用“闽执法”平台开展行政执法工作。规范以本局为被告的行政应诉案件办理,按要求将诉讼案件信息录入、上传全国行政应诉工作平台。
(四)深入推动政务公开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全年通过“厦门司法行政网”主动公开信息2648条,解读《厦门市行政调解规定》等政策文件3份,开展网上调查4期。拓宽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渠道,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6件,已全部办结。
二是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管理。认真执行《厦门市司法局门户网站信息发布审核制度》《“法治厦门”微信公众号管理办法》等规定,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按照“谁申请、谁审核、谁负责”要求,严把政治关、文字关、审核关,确保发布的信息内容准确、真实全面、表述规范。
三是规范预决算公开。认真执行预算法、会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加强预决算信息收集整理等基础性工作,全面规范处理信息,切实履行公开主体责任,确保预决算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五)积极打造普法工作新亮点
一是聚焦专项普法主题活动。组织举办厦门市法治社会建设“十大行动”暨“宪法宣传周”线下集中宣传活动,以及“民法典宣传月”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集中宣传活动,创新开展全市邮政快递行业“送法进万家”、“典亮万家·相伴邮你”全城法治打卡等特色活动。
二是分类施策,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出台《厦门市法治社会建设“十大行动”实施意见》,在推进法治厦门、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中创新突破。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开展“小法官”法治夏令营活动,实现全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强化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法治教育,制定实施《关于在全市集中开展平安专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方案》,有针对性地在外地来厦人员较为集中的区域,集中开展平安专项法治宣传教育。
三是强化“蒲公英”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全市各级各部门组建100多支“蒲公英”普法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人数达8000余人,分布在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组织开展公益普法活动500余场,在“学习强国”等媒体刊发《将法治种子遍洒鹭岛——厦门市开展“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务工作纪实》。
(六)提升人民调解工作质量
一是推动人民调解工作提质增效。贯彻落实省、市有关部署要求,印发《关于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基础性作用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的通知》及补充通知,做好重点区域、重大活动、敏感节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市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0980件,涉及金额5.6亿元。
二是推动行政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以市府办名义出台《厦门市行政调解规定》,印发《厦门市司法局关于贯彻落实<厦门市行政调解规定>的通知》,召开行政调解工作座谈会,大力加强行政调解工作指导。全市11个重点行政部门共计受理纠纷案件184992件,其中行政纠纷794件、民商事纠纷184198件;调解成功103011件,其中行政纠纷88件、民商事纠纷102923件。
三是健全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持续完善“公调对接”“诉调对接”“访调对接”机制,会同市工商联、市总工会、市妇联推进商会调解、劳动争议、婚姻家庭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全市办理“公调对接”案件14186件、“诉调对接”案件3068件、“访调对接”案件1483件,不断提高调解效率。
(七)持续提高法律援助服务水平
一是有序推动立法进程。积极推动《厦门经济特区法律援助条例》的修订工作,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健全协同机制,扩大法律援助范围,优化援助程序,增加信息化建设、案件质量监督、信用管理等条款,提升法律援助规范化水平。
二是加强质量监督管理。细化咨询接待、案件受理审查、律师指派、案件承办等环节的服务规范,制定案件办理标准。充实优化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专家库,常态化开展法律援助案卷评估和优秀案卷评选,根据《福建省司法厅关于2024年全省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查情况的通报》,厦门市法律援助案件优秀率、良好率均居全省第一。
三是不断优化便民措施。持续推行“全市通办”制度,全面落实经济困难状况个人诚信承诺制。加强12348热线平台建设,分析总结热线“潮汐”规律,及时将座席值守时间由原来的9段细化为15段,适当调整值班团队参与频次,进一步提升接听率,12348法律服务热线全年受理群众法律咨询161160件。
二、2025年主要工作安排
2024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着问题和不足,如人民调解组织作用发挥还需加强、公众对法律援助认知度不高、普法品牌培育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等。2025年,我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积极推动政治学习走深走实;压实普法责任,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普法新路径;完善“区、镇街、村居”三级人民调解网络,协调相关部门设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促进新业态、商会、婚姻家庭等重点领域矛盾纠纷高效排查化解;以新修订的《厦门经济特区法律援助条例》实施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公众知晓度,提高案件办理质量;全面落实依法行政各项任务,切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