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法治政府建设 > 政府法治成果展示

厦门在全国首创行政协助清单管理模式,市委编办不断促进政府职能融合互补,提高行政效能

文章来源:厦门日报 发表时间 : 2019-12-13 02:55:12

探索建立行政协助机制,出台行政协助 管理办法,明确行政协助的内容,推进行政 协助依法规范开展; 创造性地引入清单管理理念,全国首创 行政协助清单管理制度,用清单形式明确协 助部门、协助内容以及协助时限,进一步规 范部门间的协助配合; 构建“三位一体”的行政协助考核体系, 强化日常督查,强化综合评价,强化绩效考 核,实现了行政协助考核由“软指标”向“硬 任务”转变、由“评时”向“平时”转变。 …… 据市委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去年 以来,市委编办积极探索建立行政协助机 制,构建行政协助清单化管理模式,打造行 政协助“机制+清单”的“厦门样本”,极大地 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融合互补,实现了政府 行政效能和社会治理能力的有效提升,增 强了群众获得感,开启了政府、企业、百姓 “三赢”的良好局面,助力我市打造一流营 商环境。 创新行政协助机制 提升政府行政效率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政府的管理要求越 来越高,单个部门有时难于应对复杂的情 形。市委编办从创新机制入手,构建规范化、 一体化、高效化的行政协助体系,改变政府部 门“各自为政”现状,促进部门职能融合。 2018 年 3 月 6 日,厦门创新出台《行政 协助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和细化行政协 助管理各项具体措施,进一步厘清行政协助 中部门间的职权关系,建立完善跨行业、跨 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行政协助制度,为行 政协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为确保行政协助工作的有效落实,市委 编办通过抓实日常监管、综合评价、绩效考 核三个重点,将行政协助工作纳入年度全市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构建“三位一体”的行政 协助考核体系。 行政协助制度的建立和落实,确保了行 政协助实施“有据可依”,减少了部门间的推 诿扯皮及低效率的协调沟通,部门与部门之 间的行政协助日益密切,不断提高政府行政 效率和服务质量。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优化营商环境建设

构建行政协助管理新模式 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深化

 为了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密切 配合,杜绝推诿扯皮,提升工作效率,市 委编办在编制行政协助清单上下功夫, 全国首创建立行政协助事项清单管理制 度,进一步规范部门间的协助配合。同 时,依托“厦门市权责清单管理系统”平 台,开设专门模块,统一对外公布行政协 助事项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推动部门 按“单”执行、市委编办按“单”考核,解决 了原先协助内容不细、协助时间不限、部 门推诿扯皮等问题。 实行清单化管理的举措,彻底厘清 了各职能部门的协助事项,大大缩短协 助时限。据统计,目前,我市先后梳理编 制了三批行政协助事项清单,公布了 203 项协助事项,用清单形式明确协助 部门、协助内容、协助时限,进一步强化 行政主体间的协作配合,建立了行政协 助“1+1> 2”的效率模式,取得了良好的 社会治理效益。 在查处城市违法建设过程中,市执 法局通过行政协助机制,在市公安局的 有力支持下,有效缩短案件调查取证的 时间,加快案件查处的办结速度,提升城 市管理的效率。2019 年以来,通过“两 违”整治累计拆除违建 620.75 万平方 米,腾出土地 1124.45 万平方米,已有 1052.94 万平方米用于具体项目建设, 拆后土地总利用率 93.64%。在网约车 管理方面,市交通局在公安部门的协助 下,网约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背景审查时 间只需 5 分钟,既提升了审批服务效率, 也强化了对网约车的监管。

破除部门壁垒 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行政协助机制的良好运行,有效破 除了各部门“各自为政”的守旧观念,推动 跨部门协助变“被动”为“主动”,大大加快 了政府管理的运转效率,进一步优化我市 营商环境,助力经济发展高质量发展。 市建设局积极履行建设档案资料 信息协助职责,向市市政园林局、规划设 计院等 13 家单位提供 13598 幅管线图, 为城市规划、市政规划设计、重点工程、 公路工程、房地产工程和专业管线管理 提供了大量辅助信息,节省了前期探测 费用的投入,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助力 项目早完工、早投产。 市商务局在市税务局协助下,高 效、精准梳理比对批发零售企业,推动 54 家体量大、增长潜力大的企业纳入 2020年“四上”统计,将大幅增加商品流 通业纳统数,占 2020年商品流通业拟增 纳统值超过 50%。 市税务局提供相关企业税收信息, 协助市科技局做好企业研发经费补助计 划事项,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有效降低企 业成本,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为我市经济 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2019 年 1-11 月,我市共有 2314家企业享受了研发费 用补助,金额达 5.3亿元。

创新“互联网+行政协助” 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

2018 年以来,市委编办还改变原 有“文来文往”的配合模式,创新“互联 网+行政协助”,推动部门间数据共享, 有效提升行政效率。 依托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共享协同 平台,汇聚70个部门9.57亿条数据,搭建 了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共享、数据同步、 业务协同信息通道,为跨部门共享协同业 务提供有力支撑,弥补了部门资源有限等 “短板”,大大提升政府的行政效能。 市民政局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 对平台,通过多部门的协助,接入了公 安、人社、国土房产、税务、证券、医保等 部门 33 类信息,推动跨部门的行政协 查,精准识别社会救助对象,促进社会救 助、保障房审核等多项工作提速提效。 其中,社会救助核查相关数据自动比对、 精准核查,将核查时间由原先的 7 天压 缩至 4天,提速 42%。 市发改委将行政协助与信用查询 服务相结合,对接各部门业务系统,归集 信用信息,并通过信用平台为各相关单 位提供信用查询。截至 2019 年 11 月, 市信用平台累计归集约 2.67 亿条信用 数据,为各单位提供页面、接口等多种查 询服务超过 3589万次。

“减”办事环节 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

 在推动行政协助的同时,聚焦老百 姓的需求,通过部门间协作配合,进一步 简化办事环节,减轻群众负担,推动“减证 便民”,实现群众“来回跑”转变为部门“协 同办”,有效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通过协助机制推动工作方法创新, 取消中高考“注意录取”考生资格认定中 证明材料的提交,由市教育局主动对接 市委台港澳办、民政局、残联、公安局、见 义勇为促进会等部门,主动核实考生相 关信息,变“群众跑腿”为“部门跑腿”,提 高群众获得感。2019 年,全市中考“注 意录取”考生资格认定 707 人,高考“注 意录取”考试资格认定 458人。 我市还注重简化困难群众申请医 疗救助、保障性住房等事项环节,由市民 政局通过信息平台定期将困难群众名单 推送至市医保局、市建设局、市教育局, 实现了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一趟不 用跑”,廉租住房租金补助对象、困难学 生自动识别、主动资助,已惠及 1.6 万余 名困难群众。


厦门日报记者 江海苹 通讯员 罗雪光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