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法治政府建设 > 政府法治成果展示

厦门启动“宪法宣传周”,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掀起全民学习宪法热潮

文章来源:厦门日报 发表时间 : 2019-12-13 02:57:42

全市各级各部门整体联动,突出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和媒体公益普法责任,积极推进宪法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举办校园法治辩论赛、宪法晨读、组建“普法联队”、开通“铛铛车”旅游普法专线、举办普法抖音大赛、开展线上“法治灯谜”……12月1日至7日是第二个“宪法宣传周”。连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和区域特色,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在全社会掀起全民学习宪法热潮,让宪法精神真正在鹭岛百姓生活当中“活起来”。今年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呈现多部门整体联动、传统与流行传播方式结合等诸多特点。“12·4”宪法日当天,市人大常委会还组织召开“国家宪法日”座谈会,与会人员围绕主题,结合实际,对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弘扬宪法精神,推进我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座谈交流。

 

创新普法责任制实施动态智能管理

为贯彻落实“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题,下一步,我市还将探索创新“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动态智能管理方式,努力实现普法责任制考核监督的客观化、科学化、动态化、智能化,切实提高“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的精准落实,并确定翔安区作为“谁执法谁普法动态智能管理”试点。方案旨在改变传统考核模式,利用平台对各部门落实普法工作施行“静态考核”与“动态督导”相结合的模式,并实施智能考核管理,同时还将实施激励考核管理,鼓励各相关部门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取得更好的普法效果。

多部门整体联动普法由“独唱”变“合唱”

今年的“12·4”宣传活动主题鲜明。从市级到区级,不仅有大型的广场普法宣传活动,更是在“宪法宣传周”采用了主场活动加分设主题日形式进行。12月4日,在厦门五一广场上,市委宣传部、市委依法治市办、市人大办公厅、市司法局联合举办了“宪法宣传周”暨“厦门市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联盟成立”启动仪式,并通过“法治厦门”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直播,让更多市民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据介绍,较往年相比,今年我市参与的部门最多,整体联动,突出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和媒体公益普法责任。各个部门结合实际,结合“宪法宣传周”7个主题日活动,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谁服务谁普法”,使普法工作由原来主管部门的“独唱”,变成各部门的“合唱”,从而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大普法”格局。比如,市应急管理局联合火炬高新区安监局在市软件园二期开展“宪法进企业”宣传活动,向企业员工宣传宪法、提供相应的法律咨询服务。市农业农村局在翔安区新圩镇金柄村开展“宪法进农村”,宪法及农业法规宣传咨询活动。市教育局牵头开展“宪法进学校”,在五缘实验学校举行国家宪法日主题教育暨“宪法晨读”活动启用仪式,并在我市各学校集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宪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将宪法教育有机融入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社团活动,运用主题板报、法治辩论赛、模拟法庭、情景剧等多种形式,创新利用新媒体渠道,增强教育的生动性、参与性,强化学生的宪法体验。市检察院检察长、厦门第一中学法治副校长黄延强应市教育局邀请,在厦门一中报告厅为全市教师代表上法治课,旨在通过授课,把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精神和法治助力校园安全建设的理念传达给全市检察人员和教职员工。厦门港口管理局、厦门市气象局等部门深入开展“宪法进机关”主题活动,组织国家工作人员学习掌握宪法知识,对新入职的国家工作人员举行宪法宣誓仪式,通过“宪法进机关”主题活动的开展,在机关内部上下形成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浓厚氛围;增强了制度意识,把依宪执政、依法行政深入贯彻到执法点滴中。在我市各级司法行政系统的指导下,各区、各街道分别开展“宪法进社区”,走进群众身边,围绕人民群众基本法律服务需求,以集中服务和定点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市开展各类法律志愿服务。市委网信办、市总工会等积极推进“宪法进网络”。市总工会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宪法日”专题宣传,并举办法治灯谜有奖竞猜活动,在职工中弘扬宪法精神。思明区梧村司法所还组织“宪法进军营”,开展送法进军营、普法入军心的活动,赠送一批法律书籍,并通过视频邀请专业律师为官兵们讲解关注的法律问题。其间,厦门日报还刊发了宪法宣传挂图;厦门电视台每天(一套18时25分,二套19时35分)刊播宪法宣传短片;移动电视上每天刊播宪法宣传短片。全市各部门的整体联动,多形式、多渠道在全社会掀起全方位、全覆盖的宣传热潮,在潜移默化中让更多的老百姓感受宪法精神、树立法治信仰。

传统与流行传播方式结合“线上线下”融合宣传

今年我市的“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不仅有传统的广场文艺展演、法治辩论赛、观众现场互动知识问答等形式,以及结合地方特色的“答嘴鼓”“快板”法治宣传,还请来智能机器人来助阵、发放“不是咱的不要拿”的闽南话普法曲艺原创大碟、举办普法抖音大赛等,让普法传播方式更灵活多变,宣传效果更好。除了线下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进行,同时在线上同步进行直播,有的部门还在线上开展法治宣传、法治灯谜等,并在公交、车站、码头等交通和人员密集处集中宣传,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宣传,多渠道传播宪法知识。


成立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联盟提高群众参与度和覆盖面

在今年“12·4”国家宪法日,我市成立了厦门市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联盟,首批共有35支法律志愿服务队。在宪法宣传周期间,这些法律工作者充分发挥志愿者精神,围绕人民群众基本法律服务需求,以集中服务和定点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市开展各类法律志愿服务。据介绍,除此之外,不少人民调解员、律师、公证员等党的法治工作者也纷纷走进社区、下基层,大力开展宪法宣传普及活动,让宪法精神活起来、落下去,走进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


福建步道律师事务所联合湖里区江头司法所、乌石浦小学举办送法进校园——模拟法庭庭审活动。

市应急管理局举办“宪法进企业”活动。

思明区鹭江司法所联合各部门走进社区,在老剧场文化公园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翔安区举办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暨闽南话普法曲艺原创大碟首发仪式。

梧村司法所组织普法进军营活动。图为赠送法律书籍现场。

我市各区活动有声有色

在主场活动和主题日活动之外,今年我市六个区在宪法宣传周期间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活动,让宪法精神活起来、落下来,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

思明:在校园举办中小学生法治辩论赛

11月份起,思明区组织了“立德树人德法兼修”2019年中小学生法治辩论赛,共吸引了梧村小学、槟榔小学、民立二小、公园小学、湖滨中学、第十一中学等28支队伍参赛。这次比赛是思明区在国家宪法日系列活动的一场重头戏,是推动“法治进学校”的一次有力尝试。连日来,思明区还广泛开展包括法治文化表演、青少年“宪法晨读”、创意法治作品大赛、法治电影周等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此外,思明区还在厦门BRT、公交车、机场、渡轮、码头等主要交通枢纽,市行政服务中心、税务、公安、交警等公众办事窗口,各大医院、各银行储蓄网点、文化产业区、酒店、餐饮、高端写字楼、住宅楼等人流密集场所,播放宣传标语和法治宣传片,向社会大众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湖里:组建“普法联队”让宪法走进千家万户

12月4日,湖里区“宪法五进法润湖里”联队授旗仪式暨“12·4”国家宪法日大型宣传活动在禾山街道乐群广场隆重举办。来自湖里区公安分局、湖里区检察院、湖里区司法局、枋湖发展中心、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等普法工作者代表组成的“宪法五进法润湖里”联队首次亮相。未来,他们将组成进机关、进学校、进单位、进企业、进社区等五支队伍开展普法宣传。连日来,湖里区各街道、司法所以及各部门也纷纷走进社区,通过文艺展演、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品有奖问答,现场接受法律咨询等方式开展宣传活动,让广大群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了一次生动、深刻的法治教育。

集美:宪法进旅游专线铛铛车上路

4日下午,集美区在杏林文体中心举办27家普法成员单位参与的2019年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并在“法治集美”微信公众号上进行直播。活动当天,一辆满载着法治宣传元素的铛铛车亮相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乘客一上车就能看到醒目的宪法宣传标语、集美区普法动画形象宣宣等,扫描二维码还可关注“法治集美”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法律信息。目前,集美区共有7辆“宪法进旅游专线”铛铛车。集美区委依法治区办、集美区司法局还与集美大学法学院共建集美法治文化创新基地,通过定期开展法治宣讲、法治文化作品征集等活动,构建青少年法治教育平台和青少年法治文化创新平台。

海沧:举办普法抖音大赛传播法治强音

4日上午,海沧区在阿罗海城市广场举办“12·4”国家宪法日大型法治宣传活动,播放海沧区普法动漫宣传片《和谐婚姻守法共济》。据悉,海沧区司法局在法治宣传方面,紧跟时代潮流,传播法治强音,举办“2019普法抖音大赛”,征集了一批优秀原创作品,让爱国主旋律深入人心。法治文艺演出丰富多彩,法治游园、AI(人工智能)法律咨询机器人互动游戏、宪法起跑游戏精彩纷呈,传递了法治力量,让群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普法教育。全区共有30余家党政群团组织、区直单位、驻区单位参与,提供法律法规政策咨询、解答群众法律疑问,受到参与群众的热烈欢迎。

同安:树立“法律明白人”典型

同安区2019年“12·4”国家宪法日大型法治文艺宣传专场活动在同安区钟楼步行街举行。活动将法律知识融入喜闻乐见的文化表演中,通过寓教于乐的宣传形式,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普及宪法知识,助力法治政府建设。热情洋溢的《同安红》舞蹈、欢快且发人深思的《防诈骗》快板、铿锵有力的《法在我心中》朗诵……一个个精彩的普法文艺表演节目,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看。据悉,同安区司法局工作人员还带着普法书籍走进6所中小学,让宪法教育走到孩子身边。积极开展法治讲座、“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等活动,购置法律书籍,分批赠送给社区“农家书屋”,充实完善法律图书角。同时,同安区司法局还组织“法治宣传教育中心户”“法律明白人”典型培育工作,发挥榜样的辐射带动作用。

翔安:“曲艺+普法+问答”形式新颖

4日,翔安区举办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暨闽南话普法曲艺原创大碟首发仪式,这标志着翔安区2019年度“12·4”宣传系列活动全面启动。翔安区数十家机关单位在法治文化广场上联手搭台,向居民普及宪法知识,传播法治文化,让宪法及综治三率知识深入民心。据介绍,翔安区人民检察院与翔安答嘴鼓非遗传承人郭建居联合创作了多篇闽南话普法曲艺作品,并精选了11首作品集结为“不是咱的不要拿”的闽南话普法曲艺原创大碟,用灵活创新的方式让传统艺术成为普法载体,为群众传播法治声音,这张碟内的原创作品涵盖了答嘴鼓、歌曲、小品等形式,涉及扫黑除恶、交通安全、防范诈骗、平安“三率”等知识。

 

 

厦门日报记者江海苹通讯员张国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