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搭建框架。积极围绕街道中心工作,在强化司法所与派出所密切联动的基础上,引入律师事务所全天候参与跟班联调,在街道的有效调度下,建立每月研商联席、重大敏感案事会商联办、风险隐患评估联控、涉访涉诉定向联处、疑难纠纷应急联动等5项制度,形成各司其职、同调同处的矛盾纠纷“三所联动”格局。二是构筑体系。按照职责功能,形成派出所负责案件的初步受理与调解;司法所管理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主导调解疑难、复杂民间纠纷;律师事务所充实调解工作的法理依据和执行保障,为调解工作提供精准法律支持及专业指导的任务分工模式,依托线上工作群互通消息、线下街道综治中心展开工作,有效提升矛调响应速度和化解成功率。三是织密网络。推行一体化流程、双向审核、三步回访、四级监督、五方会商的“12345”工作法,落实进所纠纷的登记受理、调查调解、结束调解、风险评估、“e治理”推送反馈、协同回访、材料归档等工作,结合警网融合延伸前端触手,靠前指导联动商圈调解室、个人调解工作室、写字楼经服工作站、小区调委会等网格联调力量参与多元化解和回访工作,织密上下贯通、纵横交错的调解服务网络。2024年以来,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789起,化解率99.49%,通过“e治理”平台下发回访任务530条,均落实闭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