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XM00111-29-02-2024-012 | 主题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厦门市司法局 | 文 号 | 厦司函〔2024〕51号 |
生成日期 | 2024-07-25 | ||
标 题 | 厦门市司法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4058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 ||
内容概述 |
厦司函〔2024〕51号
答复类别:A类
厦门市司法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
第20244058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邱兴亮委员:
《多措并举助推我市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案第20244058号)》收悉,按照政协提案办理分工,我局为该提案的主办单位。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交办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提案的通知》要求,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收到提案建议后,我局高度重视,主动与您联系,就建议具体事项进行沟通后,积极组织各相关业务处室对提案内容进行认真分析研究,认真学习建议内容,对相关工作情况进行了梳理,结合工作职能,进行仔细对照,推进工作更好开展,并与会办单位市委政法委、市市场监管局、厦门仲裁委围绕各自工作职责进行探讨交流。
建设海丝中央法务区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厦门的一项重大改革创新任务,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探索创新,是厦门营
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对外开放大局的重要举措。2023年,海丝中央法务区厦门片区在省、市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有力领导下,紧紧围绕打造国际商事海事争端解决优选地、涉外法律服务高地、警安法务科技创新聚集地等建设目标,按照“一岛两区互补叠加”发展布局,深入谋划实施惠企便民、产业壮大、改革创新、人才引育、域外拓展、强基固本“六大行动”,涉外法律服务能力持续提升,警安法务科技产业快速发展,涉外法治人才加快聚集,国际化法治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省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法务区已成为“海丝”核心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二、措施与成效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海丝中央法务区2022年建设启动以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努力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创新涉台法治工作机制,持续增强法务区建设聚合力、创新力、引领力,推动法务区建设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市海丝法务办和市财政局共同制定了《关于支持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的若干措施》及其实施细则、申报指南,与市委人才办、市财政局共同制定了《海丝中央法务区厦门片区高层次法务人才激励支持若干措施》。政策措施的制定实施促进了法务区项目落地和人才聚集,为法务区加快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推动警安法务科技产业发展。积极推动法务与科技深度融合,梳理出警安法务科技产业生态链,扶持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围绕打造警安法务科技应用示范城市、创新基地、产业发展基地(“一城市、两基地”)的目标,健全产业发展工作机构和运作机制,首创举办2023中国(厦门)国际警安法务科技展,联动37家企业展示超150款警安法务科技前沿产品,吸引境内外观展嘉宾5万余人,央视等媒体关注量超1900万人次,促成意向磋商订单金额近3亿元,获评“九·八”投洽会主题展馆金奖。
(三)建好用好厦门片区线下线上两类平台。线下,在思明片区建设海丝中央法务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推出国际商事海事调解、域外法查明和反垄断审查合规辅导等特色服务,提供专业化、国际化法律服务。在自贸片区建设海丝国际法商融合服务基地,集成国际商事海事争议解决服务、国际投资贸易法律服务、国际投资贸易保障服务和多元化的专区服务,为域内外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接轨国际的投融资、税务、法律、商务等法商融合服务。线上,打造“海丝法务通”,链接服务机构超过2000家,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线上专业化法律服务,访问服务量超67万人次。
(四)促进完善涉台法律服务。2023年11月,我局与厦门海事法院、厦门海事局、厦门仲裁委、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及福建省船员服务行业协会就设立全国首个涉台海事纠纷解决中心签订合作协议,旨在发挥沿海近台优势,深度整合涉海资源,畅通执法与司法良性互动路径,凝聚涉台海事纠纷解决合力,积极服务两岸经贸往来与区域协同发展大局,为海峡两岸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法治保障,被纳入福建省推进涉台法治建设首批措施。
2023年12月5日,我局与市委台港澳办公室、厦门仲裁委及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管理委员会就建立涉台仲裁联动工作机制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事宜进行沟通磋商,并正式签订该合作框架协议。厦门仲裁委成立的全省首个涉台仲裁中心也于2023年12月5日揭牌,新聘26名台胞仲裁员及8名大陆仲裁员,并从在册仲裁员中遴选31名仲裁员共同组成涉台仲裁中心仲裁员名册,为台胞台企提供便利。截止目前,涉台仲裁中心已受理涉台仲裁案件逾百件,首件由台胞仲裁员独任仲裁的案件已裁决结案,经厦门仲裁委微信公众号进行报导,被海丝中央法务区微信公众号、人民网、华人头条等转载,媒体宣传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
此外,还设立全省台湾公证文书比对验核中心,创新提升对台胞台企法律服务水平。推动厦门自贸片区台商发展服务中心运行,向台胞台企提供全方位、特色化服务。推动涉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2024年5月20日,省司法厅批复同意设立海丝中央法务区涉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相关建设项目正按计划推进。
(五)加强法律服务市场秩序监管。整治法律咨询服务行业乱象,规范法律咨询服务类经营主体经营行为,维护法律服务行业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价格监管、不正当竞争规制等工作,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价格监管方面。依法开展市场监督检查,及时处置法律服务业价格类投诉举报。其中,2023年12315平台接到关于某律师事务所法律咨询服务收费未明码标价的举报共1件,经核实未发现违法价格行为,不予立案。二是反不正当竞争方面。2023年全局共立案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案件45件,结案37件,罚没金额390.56万元,多个案例入选总局、省局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典型案例。
关于您在提案中提出的“遏制恶性低价竞争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建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商业混淆、虚假宣传、商业贿赂、侵犯商业秘密、商业诋毁、不正当有奖销售和网络不正当竞争7种行为,故不宜将恶性低价竞争行为定性为不正当竞争行为而予以规制。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完善法律服务业法治保障,提升涉台法律服务能力。市司法局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组织相关处室开展调研论证,重点研究制定律师、公证、仲裁、调解、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机构执业相关条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相关立法条件成熟后按照规定申报立法项目。立法项目按程序经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研究通过后,列入年度立法计划。二是按照省司法厅批复内容,整合现有涉台法律法规政策咨询、台湾地区法律查明、台湾公证文书比对核验、涉台海事纠纷解决、涉台人民调解、涉台商事仲裁、涉台公证等服务内容,加快涉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三是积极对接台湾中华仲裁协会,邀请其在厦门设立业务机构或联络处(庭审中心)。为深化两岸法律服务交流、促进两岸法律服务业融合发展,以及服务两岸企业在东南亚投资发挥独特作用。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涉台仲裁中心快速响应机制。厦门仲裁委将为台企台胞提供流程管理“一站式”、办案程序“快速道”、司法保障“一体化”、入闽来厦“便捷式”的仲裁法律服务,助力两岸融合发展。一是对国内目前其他仲裁机构设立的涉台仲裁中心进行走访调研,学习其他仲裁机构涉台仲裁工作经验,进一步开展和完善我市涉台仲裁工作。二是把走访台商台企工作作为常态化工作予以开展,宣传仲裁制度,了解纠纷情况,更好地保障涉台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三是计划择期就两岸融合相关经贸法律问题举办两岸高峰论坛,邀请相关领导、涉台问题专家、台胞仲裁员及台商台企等参加,积极探讨如何发挥仲裁优势,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四是计划进一步增聘台胞仲裁员及在涉台纠纷处理上具有丰富实务经验及理论研究的相关人士加入涉台仲裁员队伍,进一步夯实厦门仲裁委处理涉台纠纷的硬实力。
(三)进一步加大法律咨询服务类市场监督管理。市市场监管局将聚焦法律服务行业领域,和司法行政部门保持密切配合,持续加大价格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监管力度,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助力我市法律服务业高速高质发展。
(四)进一步提升和完善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海丝办将会同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厦门仲裁委等单位,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力度。启动新一年度法务机构奖励补助申报工作,吸引更多知名律所、精品律所和涉外律所,以及会计、税务、金融、保险、基金等领域知名泛法务机构落地运营。认真落实《海丝中央法务区厦门片区高层次法务人才激励支持若干措施》,推动首批法务人才激励政策申报、评定、奖补工作,推荐优秀本土法务人才纳入“厦门市本土领军人才”体系。二是努力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强化海丝司法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海丝安防数据安全产业联盟等创新平台建设。全力办好第二届国际警安法务科技展览会,开展警安法务科技十大应用产品评选,营造警安法务科技产业发展氛围。三是创新涉台法治工作机制。推动涉台海事纠纷解决中心、涉台仲裁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行,招引台湾民商事仲裁机构来厦设立业务机构,开展法务惠企活动,维护台胞台商合法权益,助力两岸融合发展。
感谢您对法律服务行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丁贤志
联 系 人:赖敬佩
联系电话:0592-2367250
厦门市司法局
2024年7月25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督查室。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