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服务为民好榜样候选人*
努力源于梦想 奉献出自大爱
----福建闽旭律师事务所律师池才姗
池才姗律师,女,1972年6月23日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山东大学法学学士毕业、厦门大学法律硕士毕业,现为福建闽旭律师事务所的专职律师。执业期间,始终坚持忠于事实、忠于法律,热心公益事业,执业为民,追究公平正义,以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积极负责的工作态度,成功地办理了一系列较有影响的诉讼和非诉讼法律事务,并且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法律援助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赢得了社会的肯定和当事人的赞誉。
坚定政治理念,端正执业态度
池律师具有较强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感,在办理各类法律事务和处理非诉案件时始终坚持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当事人的利益,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坚持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维护社会稳定、优化经济环境工作中立场坚定,在办理各类法律事务尤其是在办理有重大影响、涉及到国家政策或稳定大局的法律事务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认真把握案件总体走向,不惟办案而办案,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以及法律尊严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积极协助政府、法院从法律层面将矛盾化解,做到办案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
服务精益求精、维权不畏辛劳
成功来源于不懈的努力,根植于对事业的无尽热爱。对池律师来说,律师工作不是谋生的职业,而是一项必须全身心投入的高尚事业。池律师始终视律师为崇高的职业,始终把敬业、拼搏、爱岗、奉献作为自己的人生信念,以赤诚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到律师工作中,努力实现法律服务尽善尽美,精益求精,时时保持敬业精神,处处维护当事人利益,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业务,最大程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让每一个当事人时刻感受到法律的公平、公正。
热心公益事业 ,关注弱势群体
池律师一直十分关注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从业伊始,就经常关注弱势群体,热心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在执业第一年,就成功办理一起工伤待遇赔偿案件,为救助无门的受援人及时讨回应得的赔偿款。2017年7月份毅然放弃东部沿海城市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积极自愿申请参加司法部组织的“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为西部无律师或者律师资源短缺的欠发达地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池律师2017年服务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一年服务期结束后,又申请续期一年,从四川省雷波县到北京参加后2018年度的启动仪式后,直接奔赴2018年度的服务地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在法律援助服务期间,池律师从不因为是免费的法律援助业务而有所怠慢,始终坚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弘扬扶贫济弱的精神,真心实意的帮助当地经济贫困和符合法律援助范围的当事人,认真维护弱者的合法权益,伸张公平正义,为无助的人民送去法治的温暖,为服务地构建和谐社会 ,维护政府形象,及弱势群体权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由于两年的服务地均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不仅自然环境恶劣,语言沟通上也存在一定的障碍,老百姓的法律意识普遍匮乏,受到当地习俗影响较深,法律意识不强,工作开展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池律师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尽力为当地提供最优质的法律服务。
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在四川省雷波县报务期间,为需求法律援助的经济困难群众(老、弱、病、残、未成年人、农民工等)通过法律咨询、民事代理、刑事辩护、法律宣传等各种法援形式提供法律服务,受援群众达450余人次,办理各类援助案件25件,其中民事案件15件,刑事案件10件;解答来访、来电咨询400余人次,为贫困弱势群体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使贫困弱势群体打得起“官司”、依法参与诉讼,维护了其合法权益。同时积极为雷波县党委、政府排忧解难,出谋献策,一年来开展普法宣传6场次,参与政府法律工作协调2次,参与信访接待5次。
2018年下半年,在青海省乌兰县服务期间,已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43件,其中15件刑事案件,28件民事案件,接待来访法律咨询人员200多人次,在服务地开展法律讲座 3 次 ,参加法律宣传4次,参与政府法律工作协调2次,参与信访接待2次。在池律师的帮扶带领下为服务地培养2名法律服务工作者。池律师的到来为当地解决了当地无律师、律师少的问题,为当地政府缓解了上访、矛盾激化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