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法治政府建设 > 厦门政府法制 > 2008年 > 2008年2月

参加福建省市县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业务培训班情况简介

发表时间 : 2019-05-07 17:31:53

一、基本情况

为提高政府法制机构工作人员素质,适应新形势下建设法治政府,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的需要,根据省政府法制办的统一部署,今年221日至23日,市法制局组织本局及全市六个区的政府法制机构人员参加了在泉州市举行的全省市县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业务培训班。在本次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省政府冯声康秘书长作了重要讲话。

二、法制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依法行政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知名行政法专家马怀德教授结合理论和实务、国外和国内、政治和法律,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地讲授了依法行政课程。主要内容有:第一,依法行政的由来和意义,阐明“依法行政”一词系“舶来品”,最初来源于德国行政法理论的“法律优先”和“法律保留”两大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进程逐步加快。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方略之后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关键在于依法治官。它的意义在于体现了我国的政治制度,符合人民主权的制度要求,是落实、保障人权的重要方式,更有利于经济发展。第二,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马怀德教授将之归纳为“八项注意”,包括职权法定、法律优先、法律保留、合理行政、程序正当、诚实守信、权责一致、便民高效,并引用案例将高度抽象的基本要求加以阐释,让大家对“依法行政”理解的更加深刻;第三,现阶段“依法行政”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包括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立法和决策的民主和科学化问题、注重保障法律的实施等;第四,法治观念的树立,强调了三个不平衡,包括人民群众法治观念与政府官员法治观念的增强速度不平衡、政府官员与一般执法人员的法治观念不平衡、权力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平衡。通过分析、讲解,与会同志对依法行政的概念更加清晰,理解更加深入,法治意识更加增加。

(二)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

国务院法制办程晓敏处长讲授《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相关工作》。程晓敏处长授课内容主要有:第一,介绍了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由来、现实意义、发展进程,表明了政府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促进政府民主法制、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的重要性;第二,着重介绍了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理论支撑,如行政责任包括政治责任、行政法律责任、行政纪律责任、行政道德责任等;第三,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内容,包括执法依据梳理、执法主体确定、职责分解、责任追究等,详细阐述了“执法”的含义并强调推行行政执法责任的目的;第四,列举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包括西部部分省市梳理依据还未到位、评议考核占政府考核中比例不高、责任追究工作未落实等方面的问题。程处长的讲授,从理论到实践,为各地市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指出了问题,也指明了方向。

(三)关于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

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是一种对抽象性行政行为的监督制度。国务院法制办孔祥泉处长讲授的内容主要有:第一,规范性文件备案的历史沿革及相关背景资料,阐述了该制度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细数了相关法源,如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了地方性法规的备案制度。1980年全国人大在授权广东和福建两省制定单行经济法规的同时也规定了备案制度。1982年宪法在赋予国务院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各省会市等较大城市制定规章权的同时规定了相应的备案制度。第二,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建立和发展。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地方政府和国务院各部委制定规章备案的通知,这标志着备案制度的正式建立。1990年国务院48号令作了详细的规定。同年4月发布了贯彻法规、规章备案的通知,积极推进政令统一。第三,国务院法制办在推进地方规范性文件备案的工作概况。确定了“两个加强”的原则,一是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二是加强与理论界的联系。2003年、2005年分别召开会议部署省级和市县政府推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并于2007年底海口市召开地方规范性文件备案试点城市工作交流会,力图以点带面推进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的整体发展。第四,规章、规范性文件的特点和内涵,讲述了备案监督的必然性、必要性,报备与规范性文件效力的关系、备案审查的标准和成效等。

对于目前一些地方政府所推行的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制度,孔祥泉处长在强调要厘清两个不同法律关系的同时,也表明在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方面,现阶段国务院法制办鼓励各地方政府结合各自实际,进行多种形式的有益探索和尝试,从而积累更多的经验。

(四)关于行政复议工作

省政府法制办行政复议处缪瑾副处长主讲《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缪处长结合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的实际经验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新规定对《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各章节及重点条文作了详细的介绍、阐释。主要内容有:第一,现阶段行政争议的新特点,复议机关和复议机构的关系、地位,行政复议人员的任职资格;第二,行政复议的申请、受理、期限、参与人、审理等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和条文本义,着重强调禁止不利变更原则、和解和调解制度;第三,行政复议的指导和监督制度,并提供了《行政复议意见书》的范本。

三、几点体会

(一)提高了认识,增加了依法行政观念。通过培训,特别是经过依法行政课程的学习,从法学理论和真实的案例中不断强化对法律和实际工作的理解,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对法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拓宽了对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以及行政复议等日常业务工作的思考广度,为今后开展相关法制工作产生了实际的指导作用。

(二)法制业务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也增进了横向交流。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相关工作、规范性文件的相关工作、《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等三门培训课程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一是授课层次高,讲课内容高屋建瓴,为市县基层法制机构人员,特别是新进人员提供了一个了解最新,最具权威法制工作动向的机会,使其从中汲取了不少新鲜知识;二是对政府法制机构的实际业务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为破解相关工作难题提供了方向和解决办法。此外,这次培训也为加强省、市政府法制机构以及兄弟城市政府法制机构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