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监管 零距离服务
发表时间 : 2019-05-07 17:30:13市工商局扎实推进法治工商发展战略,牢固树立“人性化监管、零距离服务”的执法理念,在全市工商系统全面开展“打造行政指导品牌”活动,广泛实行柔性服务、和谐监管,较好地推动了监管服务方式转变,有效地提升了行政执法水平。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行政指导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2006年3月,市工商局明确提出了“人性化监管、零距离服务”的执法理念,组织在全系统广泛开展行政指导工作。
工商行政指导是指工商机关和执法人员依据法律法规,以协商、引导、建议、劝诫等柔性方式服务帮助行政相对人,实现和谐监管目标的一种行政行为。它突出“发展、民生、和谐”的时代主题,强调以人为本、和谐监管、依法行政,转变了工商机关抓市场监管只有“查、扣、罚”的老套路,确立了以人为本、刚柔相济的新监管服务方式。
为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2006年市局专门成立了以王和平局长为组长的行政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行工商行政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今年年初,为了进一步深化行政指导工作,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市工商局研究制定了《关于打造行政指导品牌的工作实施方案》,把行政指导工作上升为一项品牌工程来抓,制定了明确的工作计划和标准要求,同时下发《行政指导工作任务分解表》,部署相关责任单位的具体任务,要求将行政指导的工作成效纳入年终各部门工作和全局工作的绩效考评,推动行政指导工作日常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二、健全制度,规范运作,逐步完善工商行政指导工作机制。
一是推行“登记事务助导制”,提升服务水平。为解决经济户口多与登记人员超负荷工作的矛盾,将政府信息公开和网上审批结合起来,实现所有办事程序、文书格式的网上下载,使全系统注册登记受理量和办结率分别提高20%和13.8%,受到行政相对人的广泛好评。在全省工商系统首创网上注册官制度,解决了因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格式等原因导致的登记困惑问题,实现了利用信息技术引导经营者办理登记事务实质性的突破。市、区两级登记部门健全完善了重点企业联系制度,为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国有企业集团组建,股份公司上市手续的办理、重大经营项目的上马,重大复杂股权转让事务的处理提供一对一的专项对接服务。全面启动行政执法裁量权全面细化工作,对企业登记前置许可事项进行了重新梳理和细化,对经营场所等长期困扰企业办照的条件进行了细化,创造性地在登记指南中对禁止或者限制性事项予以警示,以降低当事人的投资风险;制定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融入具体的登记条件中,并指导企业正确理解应用。二是推行“规范经营劝导制”,促进守法经营。指导各单位在职权范围内,积极帮助经营者建章立制、依法经营,不断推进市场行为规范化。如指导成立茶叶自律联盟、规范运输合同范本、帮助商标印制企业建立健全核查管理制度等等,解决了日常监管中的难题,减少了行政执法成本,促进了和谐监管。三是推行“查处违法疏导制”,化解执法矛盾。在全市率先推行“首次不罚”制度,在办案过程中采取案前预警告诫、案中纠正制止、案后教育规范等手段开展行政指导工作。同时,发挥市场监管综合部门的优势,主动协调相关职能单位,积极解决市场监管中一些被动违法问题。例如针对失地农民因场所简陋无法通过环评审查而导致被动无照经营的状况,指导同安区局积极协调区政府相关部门,以会议纪要的形式,明确了在经营者做出环保承诺等条件下,放宽市场准入,向部分无照餐饮业者发放一年期限的营业执照,大大缓和了长期以来困扰工商部门的无照餐饮疏导整治矛盾。四是推行“维权兴企引导制”,促进经济发展。注重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优势,于今年3月成立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吸纳行业专家和律师参与消费维权工作,增强了工作力度。12315消费申诉举报指挥中心大力拓展消费服务网点建设,引导经营者、行业协会、街道社区、村民委员会设立了1100多个消费纠纷投诉网点,并在形成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网络体系。同安、翔安区局积极开展“商标助农”“商标护农”活动,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三、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全面推开行政指导工作。
首先抓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在认真组织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市工商局首先确定海沧区局东孚工商所作为推行行政指导工作的试点单位,指导该所对辖区内的东埔玛瑙、东埔草花以及打造东孚旅游市场等诸多项目开展具体行政指导工作,提高了经营者的法律意识,规范了相关市场秩序。其次抓立项审查,源头把关。市工商局加大对基层行政指导项目的审查力度,严格审查,逐一把关,对一些大而化之、不切实际的项目一律否决。两年来,共审查立项各类行政指导具体项目140余项,每个项目都经过调研论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了行政指导工作质量。第三抓全程指导,及时纠偏。坚持对基层行政指导工作的全程跟踪指导,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基层开展行政指导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积极指导同安区局开展“一村一品”工程,先后指导设立了“郭山紫长茄”、“三秀山蔬菜”等商标品牌,帮助辖区农民走品牌致富的路子;指导翔安区局以“新集镇、新商贸、新人文”为理念,动员231家沿街商户参与创建了“乡村青年文明号示范街”等等。与此同时,针对基层行政指导实践中存在曲解内涵、监管随意、人情执法和假公济私等问题,市工商局加强工作指导,及时纠正工作中的不良倾向和问题,确保行政指导工作不走形变样、不曲解滥用。
四、深化提高,持续发展,不断提升行政指导工作上层次上台阶。
一是加强培训,增强素质。市工商局先后举办3期行政指导业务骨干培训,通过授课辅导和讨论交流,使执法人员正确理解行政指导的内涵特征,准确把握精神实质,明确了开展行政指导工作的原则程序和具体要求,有效地提升了开展行政指导工作的能力。二是抓好结合,融入经常。即把行政指导与行政处罚相结合、与审批制度改革相结合、与日常巡查监管相结合、与基层建设相结合、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例如,实施“首次不罚”制度,对部分违法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小的违法行为进行告诫,责令其进行整改,整改效果差或重新违法的再予以处罚;依托“段长责任制”,明确开展行政指导工作是段长日常巡查监管的基本工作职责,作为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确保行政指导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三是加强交流,总结提高。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法制例会、组织观摩等形式,加强各单位之间学习交流,促进经验做法推广应用。今年9月,市工商局在同安竹坝华侨农场召开了“打造行政指导品牌工作”现场会,思明区局嘉莲工商所、同安区局城西工商所、翔安区局新圩工商所分别介绍了开展“欢喜购”、“商标助农”和“乡村青年文明示范街”等行政指导工作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强化了以“人性化监管、零距离服务”理念为指导抓好行政指导工作的思想意识,有力地推动了行政指导工作上新台阶。
(市工商局法制处 陈秀新 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