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法治政府建设 > 厦门政府法制 > 2010年 > 2010年2月

市科技局认真做好《厦门经济特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执法检查后的整改工作

发表时间 : 2019-05-07 17:26:40

根据市政府执法检查后对市科技主管部门的要求,市科技局开展执法检查后的整改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科技政策法规的宣传工作。

一是派出科技企业服务队深入火炬高新区、各工业集中区、软件园等举行送科技服务活动,向企业宣传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资助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要求、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技术贸易优惠政策解读等内容,积极帮助企业申报科技项目和及时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二是不断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协调合作,广泛开展火炬计划20周年、技术市场优惠、科技成果转化、重大科技平台和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筹建工作等系列宣传报道。三是举办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辅导讲座,方便广大企业更好地了解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程序及注意事项。四是编印各类科技政策汇编,分发相关企业、科研单位

二、进一步加强对财政性科技投入的管理。

一是加大对应用技术和重点产业的科技投入,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近年来,市科技局每年集中财政科技经费的75重点支持对推动全市科技产业发展具有关键意义的重大科技平台。二是进一步加强科技经费监管机制的建设,有效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率。出台了《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厦门市市级财政专项支出预算绩效考评试行办法》、《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监理暂行办法》、《2009年科技计划项目监理招标工作方案》和《厦门市市级财政项目库管理办法》等文件,将财政科技经费纳入绩效考评范围,强化资金使用程序,确保专项资金使用合理有效。三是不断探索和创新科技资金运行机制。出台了《厦门市科学技术创新与研发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财政科技经费的支持重点、资助方式及监督管理等予以明确。同时,进一步探索科技经费的运行机制,不断提升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出台了《厦门市科技创新贷款担保扶持资金管理办法》,下一步还将继续研究设立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引导和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三、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激励政策,促进形成更多拥有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加强知识产权金融工作,今年9月市知识产权局出台了《厦门市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专利权质押融资行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推动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目前共有1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共建单位”,15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加快厦门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中心和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建设。目前,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各项筹建工作有序推进中。五是加强知识产权区域合作。

二是不断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扶持力度。集中市科技创新与研发资金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平台、重点领域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项目。截至目前,已完成2009年部分市重大科技项目、企业创新项目等审核和立项工作,拨付资助经费1.2亿

三是不断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0099月市科技局出台了《厦门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管理暂行办法》(厦科联〔200942号),对平台的立项程序、管理机制、财政支持方式以及后期监督管理予以规范明确,有效推动我市科技平台建设,优化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取得明显成效

四是加大创业风险投资力度。积极推动创业风险投资建设,完善科技金融支撑服务体系。目前,我市共有厦门火炬集团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厦门市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等六家创业风险投资公司,资本额合计约为30700万元。进一步总结和推广创业投资风险补偿机制。贯彻落实《厦门市科技创新贷款担保扶持资金管理办法》,促进科技和金融资金对我市高科技企业和中小科技型企业的支持,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目前,市担保投资有限公司等4家合作担保机构已提交了《合作担保公司申请确认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项目表》,共提交已担保或拟担保中小企业科技项目21个,涉及担保资金11900万元,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三是积极推进“厦门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组建工作。目前组建方案已经确定,明确公司章程、运作模式、市场运行、管理构架等,财政科技资金的投资资本金正在会签中。四是大力推动成立厦门科技银行。科技银行的设立能有效缓解科技企业“成长瓶颈”期庞大的资金需求,目前市科技局与市建行已草拟厦门科技银行设立方案初稿,近期将赴相关城市调研。

四、加快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为加强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我市加强了科技人才培训、推动科技交流。一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厦门火炬管委会出台了《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引进境外科技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办法》(厦高管经〔200925号),火炬高新区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也是我省唯一一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二是以创新方法培训工作为抓手,着力提升本地企业科研人员创新能力。三是积极联合在厦各高校开展“订单式”专业人才培养,依据企业人才实际需求,编排增设专业课程,联合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及外地高校师资,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实用性研究开发人才。四是积极推动科技人才交流。举办了“第十四届国际催化大会(14thICC)会前会”、“两岸三地城市环境科技发展研讨会”等大型科技会议,聘请境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厦门市第四批科学技术顾问,为我市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五是加大科技进步奖支持力度,2009年起,市科技进步奖奖金将进一步上调,激励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市科技局)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