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法治政府建设 > 厦门政府法制 > 2016年 > 2016年8月

关于赴哈尔滨等地开展《厦门经济特区邮政条例》立法调研的报告

发表时间 : 2019-05-07 17:01:00

根据今年市人大、市政府立法计划的安排,《厦门经济特区邮政条例》作为法规调研项目,由市邮政管理局负责相关调研起草工作。为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在邮政立法先进经验,2016530-6月3,厦门市邮政管理局组织赴哈尔滨、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宁波等地开展《厦门经济特区邮政条例》立法调研。

    本次赴省外开展《厦门经济特区邮政条例》立法调研主要目的是针对已经出台扶持快递业发展政策的不同类型省、市的立法实践、立法实效、政策效果和邮政快递行业的创新管理模式进行调研、学习,以便为《厦门经济特区邮政条例》立法提供素材,增强立法的规范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等。

调研活动开展前,调研组针对全国27个省级、14个市级机构颁发的邮政法规、规章、政策进行了地毯式全面的梳理、研究和分析、比较,在调研地选择上,既考虑到选择与厦门市类型相近的宁波市,也考虑到选择与厦门市有较大区别的北方城市哈尔滨、呼和浩特、鄂尔多斯,通过与调研所在省、市邮政管理局座谈、实地考察、企业访谈、经验总结材料收集等形式,圆满地完成省外调研任务。

一、各省市邮政业立法的基本情况

截止2016530日,已经为邮政业立法(包括邮政条例、邮政通信条例、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等)的省和市分别有27个和14个,还有部分处于立法调研阶段。可见,邮政业立法得到了各地人大常委会、政府法制部门和邮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从立法时间看,在20151023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前为邮政快递业发布规范性文件的省、市有41个;在国务院的《若干意见》颁布后为邮政快递业立法的省、市有19个。

从立法内容看,在最近两年立法的省、市中,法规分别融入了最新的邮政快递+互联网、智能快递柜等创新业态的有安徽省、长春市、大连市等,主要体现在鼓励在高等院校、商业区等区域,设置符合邮政行业标准的智能快件箱等自助服务设施等条款上。

从立法区域看,邮政立法基本覆盖东部主要省市和西部主要省市,这也进一步说明不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邮政快递业的立法工作均受到了高度重视,邮政管理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注重法律依据,依法行政的意识普遍较强。

根据文献查阅,目前,涉及快递行业管理的行政法规性文件、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主要有《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510月),《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2009年发布,2013年第一次修正,2015年第二次修正)、《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2013年),《快递业务经营许可注销管理规定》(国家邮政局2014年)、《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分支机构备案管理规定》(国家邮政局2014年)以及2007年至2016年之间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快递营业场所设计基本要求》、《邮政业从业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技术要求》、《智能快件箱》和《快递代收货款服务规范》等邮政快递行业标准、规范共8件。在快递末端和智能快件箱方面,国家邮政局出台了《关于提升快递末端投递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2013年)和《智能快件箱投递服务管理规定(暂行)》(20163月实施)。

二、各地可供厦门市学习参考的管理模式

(一)内蒙古自治区

1.立法经验。自治区邮政管理局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地方立法,积极抓紧筹备工作。《内蒙古自治区邮政条例》列入2010年的立法调研项目,2011年列为审议项目。2011822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巴特尔主持召开了2011年第8次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邮政条例》。20119月自治区人大进行第一次审议。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第二次审议,于20111116日高票获得通过,201211日起施行。

2.关于保障邮政普遍服务水平方面。为了保障邮政普遍服务水平,《条例》中规定了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信件、印刷品以及包裹的寄递时限以及投递频次;规定了邮政企业设置、撤销邮政营业场所的程序要求。《条例》还建立了邮政企业按年度向邮政管理部门提交普遍服务工作情况报告,经邮政管理部门审核,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的制度。这是一项重要创新,值得我们借鉴。

3.关于支持、规范快递企业方面。为了鼓励、支持快递企业发展,《条例》规定了具体措施。一是对快件处理场所、快件园区的规划建设和使用土地提供支持;二是快递车辆凭车辆通行证可以在市区通行、停靠。目前,自治区邮政管理局与自治区交警总队联合下发关于快递车辆通行、停靠的相关文件,近期第一批将近600辆快递车辆的通行证发放给快递企业。在全区范围内统一了快递营业税税收政策,有效降低了快递企业的实际税赋。

4.关于邮政管理部门职责方面。《条例》明确规定自治区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邮政行业协会的监督指导,并指导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邮政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明确规定了邮政管理部门对邮政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补贴资金进行监督管理;明确补贴资金应当专款专用,项目计划须报邮政管理部门审核并进行监督和评估。

(二)鄂尔多斯市

1.快递园区建设。鄂尔多斯市快递物流电商产业园是在20139月正式启用。园区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由原来的汽车4S店园区改造而成,快递企业暂时启用了12000平方米。园区内设有园区监管办公室、园区警务室、物业管理办公室、会议室、餐厅及员工宿舍等配套设施。园区位于东胜城区北部,距离包茂高速出口2公里,距东胜环城公路1.5公里,具有非常便利的交通条件。这个快递园区是在快递企业迅速发展,企业生产经营场地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快递车辆进城难的背景下建设而成的。

在市邮政管理局的协调下,全市15家快递企业把快递分拨中心入驻园区。形象统一、管理统一、企业品牌形象凸显且租金相对便宜。园区的建成,极大的优化了快递企业的生产环境,从根本上保障了企业的安全生产,解决了快递企业运输车辆进城难、旺季爆仓等发展瓶颈问题,提高了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和集约化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企业集中在园区形成行业整体合力和形象,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为争取行业发展政策和政府支持奠定了基础。

2.“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以调研组参观的园区内鄂尔多斯报业传媒发行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依托自身的物流配送服务网络体系和服务网点优势,与多家物流快递企业和电商企业开展合作,为全市人民群众、各类企业提供全方位物流运输、货物配送等服务,切实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在一些边远的地区,快递企业如果自己派送成本会比较高而收益比较小,报业传媒拥有边远地区的物流配送服务网点但是报纸、杂志等配送量有限,快递企业与报业传媒在边远地区的快递派送、收件方面开展合作,既节省了快递企业在边远地区派送、收件的不方便,又为报业传媒公司增加了收入,实现快递企业和报业传媒公司的共赢。邮政管理部门可尝试作为快递企业与其他有配送需求但独立配送不便利的企业的协调机构,促进双方在平等、自愿的条件下达成合作共识。

   (三)哈尔滨市

    1.快递“三化”建设。“三化”建设工作是黑龙江省邮政管理局2015年确定的重要工作之一。在省局的统一部署下,哈尔滨市全市456个快递营业场所中标准化营业场所达到152个,标准化率33.3%,全市顺丰、中通、圆通等8家重点网络型快递企业已建成形象店24个,完成市中心区规划的120%。今年预计建设形象店20个、标准店236个,目前完成形象店16个、标准店86个。在形象店中,收寄区和分拨区隔开,环境较为整齐清洁,墙面上一般会有寄递须知、收寄验视制度、服务时限、消防安全等展示板。在实地考察中,调研组普遍认为,快递企业的形象店、标准店有利于促进行业规范、树立企业品牌意识、建立邮政快递在市民、社会中的良好形象,同时也有利于加强收寄双方对寄递安全的认识,值得借鉴。

2.邮政管理部门参与住宅项目配套设施专项验收。哈尔滨市邮政管理局与市建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全市城镇住宅信报箱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将信报箱作为住宅楼房的必备配套设施纳入基本建设管理体系,市邮政管理局参与新建住宅项目配套设施专项验收,凡是信报箱建设配套不到位的,不予通过验收,工程监督管理部门不予备案。凡新建、扩建、改建的城镇住宅楼房,必须配套设置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住宅信报箱,与新建楼房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对旧城区、老旧小区信报箱实行逐步分期改造工程。

3.智能快件箱建设。智能快件箱建设和部署也得到重视。在哈尔滨,智能快递箱一般由经营主体自行安装,经营主体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的形式将智能快件箱供他方使用,并向他方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一方式可以实现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而且使用者可以到固定的便捷的地方领取快件,不用考虑不同的快递企业,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如能充分发挥智能快件箱的功能和作用,投递“最后一百米”及其交通的问题也可以得到缓解。

(四)宁波市

1.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第三方平台。宁波市提出,除了小区信报箱标配外,要注重信报箱与智能快件箱或第三方平台的融合,提升使用效率。在信报箱建设中,充分考虑到服务要求、功能、面积三方面的问题,并积极研究信报箱与智能快件箱的融合,实现资源共享。

为完善第三方平台的责任,第三方平台应当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代收代发,而且不应只具备代收代发的功能,可以考虑与水电煤费用缴纳等便民服务事项相结合。应促进第三方平台在服务提供者与服务使用者之间搭起桥梁,为双方提供交易便利。如能融入便民事项,第三方平台的服务范围将更加广,既有利于自身平台建设,又能够促进民生服务。

2.关于邮政快递安全生产监管。宁波市正在推进邮政智慧监管平台建设,该平台将把各快递企业与邮政管理部门联系起来,通过App或其他可行的形式,在快递企业与监管平台直接建立接口,对快递分拨中心进行实时监控。这个平台一方面能够改善执法监督人员与被监管企业数量之间的显著不对等现象,提高执法监督人员的办案效率,另一方面能够截取视频作为证据,减小了调查取证的困难。为加强监管效果,该平台建设后仍需配备一定的专业人员进行监测与维护。

关于“三个100%”制度的执行,为了避免寄件人身份信息的外漏,实行系统作业,即寄件人在交寄时,通过APP将身份信息接入公安系统后台,对寄件人的身份予以确认记录,快递公司和快递员无法进行截屏或其他操作保存或传播寄件人身份信息。同时,公安机关通过平台记录,能够追踪到违规寄递物品的寄件人,有利于追究违法责任人。

关于邮包、快件通过X光扫描,宁波市规定各个快递企业分拨中心配备X光扫描,由政府补贴50%,企业负担50%,政府在发放补贴之前会对企业购买设备的发票、型号、购买日期等进行核验,核实通过后才予以发放资金。X光扫描机的数量根据快递分拨量、安检物品大小等相关因素确定。宁波正在筹备将安检机过机快件大数据连接市邮政管理部门监控平台,纳入行业安全监控管理。

三、各地典型的推动快递行业发展的做法

(一)快递车辆通行便利

对于取得通行证的快递车辆,在服从交通警察指挥、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在城市的禁行路段通行。但是,取得快递通行证的车辆应满足一定的要求才可发放。

随着网络与电商平台的发展,快递业务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快递车辆提供通行便利有利于提高派件速度。但是提供通行便利需要与公安、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沟通协调达成共识。同时,交通运输也关系着人身安全问题,具有通行便利的快递车辆应当满足比普通车辆更严格的要求,应在车身上喷涂所属快递企业的标识,用于快递的车辆应当符合有关车辆安全管理规定,不得用于快件运递之外的其他用途。

    (二)快递使用车辆管理

允许“颜色统一、标识统一、编号统一”的快递车辆正常通行,但应对这类车辆加强管理,由交通运输会同邮政管理等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快递专用车辆管理办法。

关于新能源车用于快递运输事项,部分省市政府以规范性文件形式规定对新能源汽车用于快递运输和投递进行补贴(包括福建)。就调研结果来看,一方面新能源车的推行有存在骗补问题,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是否适用于快递企业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

(三)快递物流(跨境)电商园区建设

在快递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中,应鼓励同一园区同时规划、引进快递、电商和相关产业,引进交通、公安、工商、金融、保险等机构入驻园区,为企业提供还需要进一服务,实现产业链功能叠加,增加园区的功能,提升办事流程,提高产业效率,形成各产业互相结合、协同发展的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全产业链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快递物流园区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出台不同的鼓励与支持政策。如厦门,可以利用港口区位和经济特区立法权限、特殊监管政策等优势,在自贸试验区内建设跨境电商物流园,由快递企业提供集中仓储、集中分拣、快速集散、统一配送的仓配一体化服务,电商企业合理开展分包业务,全面提升电商物流的效率和社会物流资源配置水平。同时,跨境电商物流园区可以探索与台湾互设电商保税物流园区政策,两地在物流运输线路、货物入境等方面给予便利措施,推动闽台、厦台两地的物流合作。

                   (供稿:厦门市邮政管理局)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