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开启公证流程“快车道”。推行公证事项“极简审批”,扩大“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至122项,通过部门间数据共享缩短办证时限平均近70%。推进“一事一站办”,实现“公证+不动产登记”“公证+领事认证”等一站式联办服务。推动“信易+公证”,率先将厦门个人信用“白鹭分”引入公证服务领域。二是激活智慧公证“强引擎”。积极推广在线公证服务,持续优化线上平台、融合前沿技术应用、不断扩大适用范围,全市各机构实现100%信息化管理,在线公证业务占全市业务总量七成以上。三是培育新型业务“新蓝海”。鹭江公证处全国首创“医保+公证”服务,将台胞健保核退公证环节试点前移至医保台胞服务站;为厦门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一对一”涉外公证及认证全程跟踪服务。云尚公证处借助电子封签、区块链存证等手段,对农产品进行全流程监督和保全,为农产品打造“数字身份证”。四是打造纠纷化解“缓冲带”。鼓励支持全市公证机构广泛加强与法院、公安、调解组织等合作,建立公证参与司法辅助业务及“公证+调解”多元调解联动机制,全市公证机构参与率达70%。五是下沉基层服务“责任田”。深入践行“近邻”服务理念,下沉公证服务资源力量,常态化开展公证法律服务进村居活动,促进公证服务与公益法律服务站和文明实践站融合。六是把稳行业监管“方向舵”。规范公证行业服务标准,完善公证行业服务规范和质量评价体系。开展“反洗钱”等线索排查整治,实现公证业务全流程监管与风险防控,不断提升行业公信力与服务效能。